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工程服务 >> 服务详情

立交桥阴极保护

作者:网站管理员 来源:本站原创 日期:2014-11-12 19:31:04 点击:1465 属于:工程服务


1 钢筋混凝土的腐蚀

  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,钢筋承受拉力,混凝土承受压力,在正常的状况下,混凝土为钢筋提供了一个保护环境。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后,硅酸盐成分起反应生成钙硅酸盐水化物和氢氧化钙,另外水泥成分中的石灰和水快速反应转变为氢氧化钙。
  123CaO.SiO2)+6H2O→3CaO.2SiO2.3H2O+3Ca(OH)2
  222CaO.SiO2)+4H2O→3CaO.2SiO2.3H2O+Ca(OH)2
  3 2Ca+2H2O→2Ca(OH)2

一个完全水化的硅酸盐水泥最初的成分中含匕一30%氢氧化钙(重量),当这些氢氧化物溶解于水时能和其它种成分结合在一起。此时钢筋周围处于pH值为1213的碱性环境中,在钢的表面生成了一层γFeO3保护膜,结果是钢筋位于布拜图(金属在不同pH值和
不同电位值的腐蚀状态图)的钝化区之内,见左图。又因为混凝土层对腐蚀介质有一定的阻
碍作用,因此在一般腐蚀环境中钢筋的腐蚀程度很轻。
  混凝土中钢筋的抗腐蚀的能力在某些介质中可以被破坏,首先,环境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,导致pH值降低。第二,强穿透离子的存在,例如氯离子可以破坏保护膜。在这两种情况下钢铁表面就暴露于腐蚀环境中。
  前者的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碳化,当暴露在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中时,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就与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。
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 Ca(OH2CO2→CaCO3+H2O
  这个反应最终的结果使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得到轻微的提高,此时pH值降低至885,因为钢表面的pH值处于大于或等于105时才形成钝态的氧化膜,所以此时钢筋处于非保护状态。
  混凝土所处环境中的氯离子由于半径小、穿透力强,所以能够通过混凝土的微小孔隙,到达混凝土内的钢筋表面,而氯离子对钢筋表面生成的钝化膜有非常强的破坏能力,使金属的钝态不能建立,造成钢筋的严重腐蚀与开裂,这种腐蚀开裂的原因是铁腐蚀产物体积比原来铁的体积大的多。如FeOH2体积是铁的4倍,Fe3O4的体积是铁的8倍,从而产生较大的突变应力,这一应力大大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,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剥落,这时环境中更多的腐蚀介质会接触到钢筋,促进钢筋的进一步腐蚀。
  氯离子进入混凝土中有几种途径,例如:结构处于海水环境中、使用路面除冰盐、沿海地区的盐雾污染,另外使用氯化钙早强剂也产生了大量的含氯污染物,还有,使用未充分清洗的海砂,也增加了氯离子的来源。
  在钢筋上引导腐蚀,氯离子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准。在碱性溶液中已经进行了很多调查,证明即使在浓度低于水泥重量的0.001%也可导致腐蚀的开始。然而从现场经验和植入混凝土的电极工作来看,在浓度为0.10.2%的时候,能发生较低程度的腐蚀。因此,采用溶解状态的氯占水泥含量的0.15%作为是否考虑采用防腐措施的准则。

2 钢筋混凝土的常规防腐措施

  可分为两大类:针对混凝土方面,低渗透混凝土和增加保护层厚度,适当厚度的保护层和低的水灰比可增加氯离子到达钢筋的时间,一些添加物可减小混凝土中的孔隙。浸透涂层可将混凝土的孔隙进行封闭使混凝上更加密实,防渗水膜可以阻止氯离子等物质的进入。
  针对钢筋方面,可采用环氧粉末喷涂的钢筋以及电镀钢筋等方案。
  以上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腐蚀的发生,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。因此下面就介绍根本的解决方案——阴极保护。

3 阴极保护法(CP

  前面介绍了钢筋在海水中的腐蚀过程是一个电化学过程,铁表面失去电子发生阳极氧化反应,阴极保护法就是利用了它的电化学腐蚀原理,通过人为给它施加负向电流,从而金属表面的反应由原来的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,成为得电子的还原反应,从而使金属的腐蚀不再发生。阴极保护在钢筋表面上提供了一个小的直流电流,使它的氧化反应停止。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安装阳极。使它们与外部电源连接,钢筋作为阴极,阴阳极通过在混凝土中完成电池回路。为了使离子在两极间移动,要有必须的电解质存在。
  阴极保护技术在埋地管道中应用较多,我国已有相应的规范,和较成熟的工艺。近十几年,国际上已在钢筋混凝土路、桥上的防腐蚀中应用了阴极保护技术,收效甚佳。
  据英国刊物报导,有7座桥梁应用了阴极保护,效果很好,桥梁应用了阴极保护后,其寿命可以延长40年。
  在混凝土钢筋上应用阴极保护并不是最近的事。在1966年南非的大桥环形横梁上进行了试验。美国的工作开始于1973年,应用于座落于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著名的州际80号大桥。在欧洲和南美也都有这样的例子。包括混凝土涂层管道,桥梁和海上设施。


       

回到顶部

售前客服
售前客服

技术咨询
技术咨询